更新时间:2025-02-07 15:54:32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工作经费+活动经费+奖励补助”的经费保障体系★★,将离退休干部党建经费纳入全市党建经费列支范围,每个党支部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并根据党员人数予以补助,对工作成效明显、作用发挥突出的党支部,额外给予奖励性补贴★。全额下拨党费★★★、发放工作补助,设立以奖代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和阵地建设★。大幅提升社区工作经费★★★,全市271个社区办公和为民服务经费不低于30万元,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人民群众提供必要条件★。
二是强化人员保障★。不断充实离退休干部党务工作力量,全市社区工作者达3590人★★★,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21人,持证社工905人,占比25.2%。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对已经成立党组织的,按照“双强双高双好”标准,选配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身体较好、相对年轻的担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委员)★★,并建立换届督促提醒机制,上级党(工)委每年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置和运行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变更。建立健全在职人员联络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制度,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选派党建联络员221名,配合做好党建业务指导、服务管理等工作。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主体班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围绕党务工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分级分类抓好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2023年以来全市共培训离退休党务骨干700余人。制定离退休干部精准化服务管理10条举措,以★★★“六个一”结对联系机制为抓手,2023年以来累计帮扶离退休干部及遗属251人★,解决实际问题272个。
一是抓实政治引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落实习对内蒙古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累计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学习、专题座谈100余场次。常态化落实老干部阅读文件★★、听取报告、参加重要会议、情况通报等制度★★★,大力推进干部荣誉退休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做好谈心谈话、荣退仪式、服务对接★★、作用发挥★★★、关心关爱、纪律教育等工作,引导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2023年以来★,市本级和9个旗区为2000余名新退休干部举办荣退仪式近500场次★,广大老干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鄂尔多斯市通过铸牢政治忠诚、夯实思想基础、强化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覆盖,确保离退休干部工作方向不偏。
一是精准化对接明需求★★。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年龄★、身体素质等情况,划分为正常活动、适当参加活动、不能参加活动3类,建立动态分类管理台账★★★。针对服务项目供需不明问题,建立双向选择机制,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线上线下发布志愿服务需求,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根据自身年龄结构★★★、工作履历、身体状况、优势特长等情况,自愿认领服务清单,主动当好社区工作联络员、社区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积极参与“红色物业”建设等各类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幸福和谐社区贡献力量。截至2023年底,打造★“初心宣讲团”★★、“基层治理团”★★★、“银骥红马甲★★”等老年志愿服务组织200余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次★★。
习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着力夯基础★★★、优机制、促融合★★,不断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习指出,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鄂尔多斯市着眼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瓶颈,通过强化经费、人员、阵地保障★,助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有资源★★、有能力参与基层治理★★★。
三是抓实组织引领。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以来累计召开市委专题会议★★★、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5次★★,研究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开展不平衡★★★、党组织覆盖不全面等难点堵点问题★,逐步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六好★★”示范党支部建设,围绕组织设置好、班子建设好、制度坚持好等6项创建标准★★★,细分评分项目,通过正向加分、反向扣分★,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有标准、干有方向、评有依据★★。优化完善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党支部每年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一次集中排查,了解掌握流出流入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对自愿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推行荣退即转和双向管理机制,及时编入社区党支部★;对党组织关系未转接的,鼓励引导老主动到社区参加学习活动,通过原单位、社区共建共联的方式★★,实现对老的延伸教育和管理,确保老积极融入社区、主动发挥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离退休干部3.5万余人,其中党员1.5万余人★★,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69个,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不断扩大★★★。
三是品牌化带动添活力。积极打造“银耀暖城★★”老干部工作名片,深化“一旗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工作,通过晒、亮、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培育了★★“银曦先锋·银晖向党”、“晚晴驿站·银龄先锋★★”等一批优秀党建品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通“小曦和老朋友们”视频号★★,录制“光辉鄂尔多斯”专题栏目★★,推出★★“芳华的模样”★、“致敬每一位退而不休的不老女神★★★”★、“反诈夕阳队”等微视频,浏览量突破100万次★;开展离退休干部★★“抢救性★”视频访谈录制和新时代“最美老干部”选树活动,进一步凸显了“银耀暖城”品牌效应。
习指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具有良好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以及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市通过精准化对接、信息化运作、品牌化带动,把广大老干部凝聚在各级党组织周围,引导他们融入社区、服务群众,切实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实效。
二是抓实思想引领。通过“理论+实践”★★、★★★“集中+自学★★”、“线上+线下”★、★★★“在职+退休”等方式★★,打造主题教育全景课堂★。2023年以来★★,利用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党员政治生活馆等红色资源及市内外党员教育教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47场、组织1200余人次参加,编印离退休干部学习读本,主动送学上门。依托★★“离退休干部工作”、内蒙古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鄂尔多斯夕阳风采★★”等平台,组织3000余名离退休干部报名参加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和“北疆银龄先锋杯”主题教育知识竞答★★★,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精神★★★、网上专题报告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信息化运作提质效。研发全市离退休干部信息统计平台,分地区★★★、行业和层级建立全市老干部数据库★,为高质量推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探索“积分管理+理论学习+党的建设+志愿服务”激励长效机制★★,每名党员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定点定时兑换相应的服务或实物,采取通报表扬、颁发证书★★、资金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奉献社区、发光发热的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阵地保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所等阵地资源,建立★★★“老干部之家”、★★★“银龄之家”★★,打造★★“一刻钟养老生活圈”,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养老服务站点等为支撑的★★★“一核多点、融合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构建“市—旗区—街道(苏木乡镇)—社区(嘎查村)”四级办学网络,设立各级老年大学、分校及教学点84个,设置党员活动室★★、舞蹈活动室★★★、合唱室★★、阅览室★★、书法绘画室、保健理疗室等各类功能室。与上海老年大学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手段,推动远程教育收视点全覆盖★,市本级和2个旗区老年大学初步通过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实地验收★。持续强化“四就近”服务功能★★★,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探索开展利用社会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指导等服务★★★,形成老年人活动有去处、求知有学处、作用有使处的社区融合共建大格局。